腹外疝护理健康教育知识腹外疝护理健康教育知识 一、 疾病知识 1、 病因: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。 2、 诱因:腹壁强度降低常见于:先天性疾病及老年体弱者。 腹内压增高常见于:慢性咳嗽,慢性便秘,排尿困难等。 二、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1、术前指导 (1) 去除病因:戒烟,避免受凉感冒。若有慢性咳嗽、便秘或前列腺肥大致排尿困难要先进行治疗。 (2) 饮食:术前2天进易消化、含纤维素高的饮食;多饮水,防止便秘;术前12小时禁食、4小时禁饮。 (3) 训练床上排尿、防止术后尿潴留。 2、术后指导 (1) 饮食:术后6小时后可进流质,第二天进易消化含纤维素高的饮食,并注意多饮水、多吃蔬菜和水果,因病人术后卧床时间长,肠蠕动慢,易发生便秘。 (2) 体位:术后当天取平卧位,以免增加腹压,术后第二天可取半卧位,但应屈膝,膝下垫枕,以松驰腹壁。 (3) 锻炼与休息:术后3天可下床活动,活动量以不觉疲劳为度,注意保暖、防止感冒引起咳嗽。 (4) 特殊护理指导:术后伤口压砂袋12~24小时,以达到加压止血的目的。 三、 出院指导 (1)饮食:多饮水,进食易消化、高纤维素的食物,以防止便秘引起腹压增高。 (2)锻炼与休息:术后3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,3个月后可从事轻便工作。 (3)特别指导:避免引起腹内压增加的因素,如慢性咳嗽、便秘等,防止疝复发。 急性阑尾炎护理健康教育知识 一、疾病知识 1、 病因:阑尾腔梗阻后并发感染。 2、 临床表现:转移性右下腹痛,可伴恶心、呕吐,下腹明显压痛、反跳痛,肌紧张等。 二、治疗方法 阑尾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、术前指导 (1)术前须做腹平片和B超检查协助鉴别诊断。 (2)饮食:手术前须常规禁食、禁饮。 (3)术前用药指导:观察腹痛期间禁用镇静止痛剂,以免掩盖病情。 2、术后指导 (1) 饮食:术后第一天肛门有排气、肠鸣音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,第2、3天进半流质饮食,第4、5天逐渐过渡到软食。 (2) 体位: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,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坐卧位。 (3) 锻炼与休息:术后病人鼓励尽早下床活动,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,防止肠粘连的发生。 三、出院指导 (1) 饮食:宜规律、进富含维生素、蛋白质的清淡饮食,忌辛辣、忌暴饮暴食。 (2)锻炼与休息:出院后全休一周,适当活动。 上一篇脑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
下一篇肠癌手术的健康教育知识
文章分类:
健康知识
|